新質生產力是黨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進步的前沿,著眼于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任務提出的新概念。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新型勞動主體與新質勞動客體的有機統一,是一種更高水平的現代化生產力。
筆者認為,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打造人才隊伍
●培養高級管理人才
可通過項目責任制壓擔子、加速人才成長的步伐,加快建筑業高級管理人才的培養。
●推進校企合作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培養智能建造、建筑設計、研發和關鍵技術崗位人才,送到省內外、國內外著名高校進一步深造,外出參加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到企業進行講座,開展專題培訓等。
●建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
加強對生產工人、現場施工人員、基層管理人員等人員的常態化培訓。
●提升人才待遇
招聘大中專畢業生到建筑行業工作,提前做好人才儲備工作。通過打造多層次的人才招聘、培養體系,做好建筑業人才隊伍建設,夯實人力資源發展基礎。
重視科技創新
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如今,科技創新滲透于生產力諸要素中,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能夠催生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建筑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低碳發展是健康社會的持續保障,只有科技創新發展才能開辟新局,引領傳統建筑業升級。要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借鑒汽車等行業做法,把工程設計和數字智能集成融入到住宅建設中,打造智慧、綠色、安全、健康的好房子,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對現在的建筑業來講,只有順勢而為,主動擁抱變革,形成以綠色化為發展理念、以工業化為發展方式、以信息化為發展手段、以標準化為發展保障的核心發展路徑,才能真正實現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塑造生產關系
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系,按照目標導向、分類統籌、經濟適用的原則,借助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術,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從“快步走”到“加速跑”,不斷提升國內、國際競爭力。
加強宣傳引導
要積極宣傳推廣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成熟經驗與典型做法,增進全社會對新質生產力的了解,營造政府有效引導、企業自覺執行和公眾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必須回答好的一道“必答題”。只要扭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厚植發展“綠底色”,打造人才“強引擎”,我們就能不斷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拓展新空間,為全面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