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建筑指數連續兩日上漲,千億龍頭中國交建更是連續兩日漲停,同時多家央企股價漲幅較大。
市場熱度背后,是建筑央企穩健經營和價值傳遞的雙向支撐。今年以來,滬市建筑央企搶抓政策機遇,推進重大項目,發展趨勢持續向好。近期,滬市多家建筑央企紛紛通過業績說明會、機構調研等形式,與投資者暢談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發展戰略、資本運作等情況,紛紛表示對建筑行業穩健發展的信心。
基建投資保持高位 穩增長成效顯著
從國家宏觀數據來看,今年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71459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8.7%。自5月起,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持續環比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后項目建設進度加快。
在政策支持下,滬市建筑企業紛紛呢搶抓機遇,在重大項目、新簽訂單方面均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趨勢,后續增長潛力充沛。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滬市11家建筑央企合計實現營收5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凈利潤1272.42億元,同比增長13.1%;新簽訂單10.38萬億元,同比增長9.61%。
中國中鐵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新簽合同額19,830.8億元,同比增長35.2%;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業務實現新簽合同額17,523.5億元,同比增長38.1%;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新簽訂單242億元,同比增長64.8%;中國交建表示,前三季度公司新簽合同額10,321.61億元,同比增長2.53%,完成年度目標的73%。營業收入5420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年度目標的75%;中國核建表示,在宏觀經濟對房地產造成沖擊情況下,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新簽合同額955億元。
對于建筑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多家公司都表達了信心。中國中鐵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可以預期國內建筑市場仍將保持全球最大的建設規模,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環境工程、清潔能源開發等新賽道會有更多的增量空間,建筑業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仍將發揮重要作用。未來,建筑行業將由增量競爭時代逐步過渡到做大增量與做優存量并舉的時代。中國交建也看好“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外市場的發展,公司表示,截至9月份,公司涉及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新簽額約120億美元,結合疫情防控取得一些成效,恢復性市場需求比較明顯。
扎實做穩主業 積極謀求轉型
在落實外部支持政策的同時,建筑央企也努力“修煉內功”,從提升毛利率水平,強化應收賬款管理,降低資產負債率等方面,不斷提升經營質量。
中國交建表示,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明顯提升,與公司項目管理密不可分。公司堅持對項目優中選優,多拿回報率高的項目,嚴格控制低回報率項目或者惡性競爭項目,一是控制原材料,二是控制項目成本和費用。此外,海外業務毛利率相對較高,也對毛利率有一定影響。
中國中冶表示,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15.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凈流出4.7億元,在可比上市建筑公司中處于較為優秀的水平。建筑類公司在全年回款節奏上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四季度為大額流入的時間節點;公司預計四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回正,有望達到往年水平。
面對投資者對公司如何降低資產負債率的提問,中國中鐵回復稱,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資產總額15707.16億元、負債總額11597.68億元、資產負債率73.84%,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增長略高于收入增長,資產負債率有效管控在預算范圍內,整體財務狀況較為穩健。公司有息負債增長一方面是未了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流動性需求,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投資需求。同時,公司將進一步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嚴格管控有息負債規模。
中國核建則表示,公司高度重視降杠桿減負債工作。近年來,公司以“調結構、提效率、降規模”為切入點,在嚴控兩金、有息負債增速及規模的基礎上,發行超短期融資券、可續期公司債券等產品改善負債率。未來,公司將根據內外部環境和形勢變化,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和生產經營實際,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提高經營效益,進一步改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財務費用。
建筑央企也在積極調整業務結構,尋求業務轉型。中國中鐵表示,當前,水利水電、水務環保、清潔能源、港口航道領域是公司“第二曲線”市場開發的主戰場,也是公司承包經營的新增長極。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第二曲線”相關業務新簽合同額已超2000億元,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強相關領域經營拓展力度,繼續為公司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國中冶表示,未來在工程承包方面,公司將關注新簽項目毛利率水平,同時積極應對原材料及用工成本價格波動風險,不斷提高工程項目成本管控水平;在房地產開發方面,公司將嚴控增量,化解存量,嚴守“三道紅線”,控制拿地節奏,加大去化力度,提高回款能力,發揮央企地產優勢,堅持向“城市綜合開發運營開發服務商”轉型。此外,公司也持續加強研發,推動鋼鐵冶金工業低碳化、綠色化的道路上,按照《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的行動路線圖,對制造流程、節能技術、系統管理進行三大突破,建立全方位全流程低碳技術體系,落實國家“雙碳”戰略。
借力資本市場 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筑行業與地產關系密切,近期,證監會出臺主業非房地產業務的涉房企業股權融資新政,也對部分有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建筑央企產生影響。
前期已推出150億元再融資計劃的中國能建表示,具體方案尚在論證中,后續將根據進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國交建也表示,雖然房地產業務不是公司主業,但公司業務涉及到城市綜合開發,總的來說政策放開非常有利于公司再融資。首先,經過估算,公司涉房業務營業收入、利潤率都在10%以下,所以公司符合融資條件。接下來,公司對資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股權融資需求很大,公司在研究、比較可轉債、定增、優先股等股權融資的方式。
建筑央企還積極通過股權激勵、分拆重組等方式助力發展。中國建筑自2013年起實施了為期十年的限制性股票計劃,目前已連續開展四期,累計激勵7107人次,授出股票20.8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6%。中國交建擬將下屬設計資產分拆上市,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公司認為設計板塊是一個優質資產,盈利水平比施工板塊高,而設計業務板塊跟著公司整體估值偏低,通過資產重組方式,設計板塊可以搭建一個新的融資平臺,有利于設計板塊的發展。同時,設計板塊市盈率較高,上市以后對公司本身的市場表現以及財務指標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